思想道德建设

【50周年校庆系列报道②】坚持需求导向 做好“四个持续” 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武暾发布时间:2023-05-15浏览次数:439

获批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8门,4人入选省级教学名师,6名教师获全省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50项(其中特等奖2项),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连续15年获全省团体一等奖,获批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入选省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类学校、首批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周口师范学院建校50年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院校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学校坚持“基础坚守、应用放活、特色冲高”的指导思想,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在做精做强师范类专业的同时,巩固提升改造文、理、艺专业,形成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

经过持续发展,学校现开设6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其中师范专业15个,逐步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学科。明确专业调整“撤、增、锻、塑”的相关举措,重点打造了与国家新兴产业、河南和周口支柱产业对接的经济管理类、机械电子类、食品化工类、教师教育类、文化艺术类、信息工程类、生物工程类7大专业集群,专业布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不断提高。

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反馈会

创建一流、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建设样板……学校紧紧抓住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牛鼻子”,加快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3个专业完成进校考查。

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牢固树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慧启迪”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基础性功能,大力推进一流课程、精品课程、样板课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10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1个。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求,持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2014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师德教育培训等文件要求,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教师入职培训第一课,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教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2021年,学校获批河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基地。

校长臧振春为新入职教师上“师德师风第一课”

构建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教师培训模式,逐步健全“内外互通、上下联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持续加强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心”作用,大力培养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名师。近五年,4名教师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4名教师入选河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实施分层分类培训。每年举办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近五年受益教师400余人。通过省、校两级培训,持续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在全国全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成绩显著。每三年开展一轮全体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覆盖全校1000余名教师。同时着眼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开展教师智慧教育教学能力等专项培训,受益教师2000余人次。

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创新大赛,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推动课堂教学革新,促进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1名教师获全国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6名教师获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另有8名教师分获一、二等奖。

定期举办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微型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全面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创优争先的意识。在近三届的学校课堂教学大奖赛中,共有127名中青年教师获奖。

瞄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求,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周口师范学院由师范起家,因师范发展壮大。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擦亮师范教育底色,持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先后获批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河南省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和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卓越教师”培养班开班典礼

以公费师范生培养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创新,构建了“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发展新机制。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引领,深入实施卓越师范生培养计划,加强师德养成教育,强化校院两级联动管理,持续举办“卓越教师培养班”,为中小学持续输送基础教育优秀师资。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需求,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校校、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了600余个校内实验室、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发挥专业优势,挖掘专业特色,找准联合培养结合点,打造了“音乐聆听、美术感悟”“为地方而设计”“读、写、诵、演、讲五位一体育人模式”“鲲鹏生态体系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昌建设计创意学院”“达内人工智能学院”等一系列实践教学品牌项目。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坚持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实现教研相长。近年来,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3项、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项、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基地建设项目4项、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创新团队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1项,二等奖27项。积极开展研究成果推广工作,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推广范围和受益群体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

坚持以赛促学,通过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支持学生参加课外竞赛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通,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奖励2000余项,尤其是在省高等学校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连续15年获团体一等奖;体育学院学生李锦豪获全国大学生散打比赛冠军。

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持续加强育人环境和环境育人建设,努力打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在省本科高校第六轮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中获评一类学校,成功入选省首批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在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艺术作品、优秀艺术实践工作坊、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四类比赛中获创作奖7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19项,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和优秀组织奖。

紧跟教学质量文化建设需求,持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利用教务管理系统、教学状态数据填报系统、质量监控系统、教学督导系统,推动多系统融合对接,打通信息孤岛,多平台采集质量信息,多途径反馈质量信息,多维度分析质量数据,信息反馈时效性显著提高,质量问题解决率显著提高,质量改进效果有据可查,实现质量信息全过程追溯和线上线下教学质量监控全覆盖。

学生代表座谈会

明确校院两级质量管理职责,健全二级教学单位学生教学信息站,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巡视、师生座谈会多途径收集质量信息,通过教学工作会、督导报告、质量简报全方位反馈质量信息,定期开展质量改进专项督导了解质量改进效果,实现“评价—反馈—改进”质量管理闭环。

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织,定期开展教学督导员培训,提高督导专业水平,上下联动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局面逐步形成。教学督导员深度参与日常教学检查和专项教学检查,不定期巡视教学秩序,组织座谈会倾听师生心声,深入开展听课评课,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校院协同做好青年教师指导。

认真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围绕“五个度”全面改进内部评价体系。优化评教评学制度,以课程评价为基础,以专业评价为主干,促进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积极参与外部评价,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全面推进师范专业和工科专业改进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参加河南省本科专业评价,查找差距、对标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文化周活动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把教学质量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文化氛围。每年举办质量文化周,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多途径宣传质量文化,邀请专家进行辅导强化师生质量意识。组织“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大讨论,围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动力”等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凝聚质量共识。

奋楫扬帆启新程,继往开来谱新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高等教育的部署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手段,以夯实师资为基础,以质量监控为保障,在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稳步推进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五个一”工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才培养新篇章。

(编审/武暾 签审/周效章 李亚 审核/周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