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园竞晒

【学者风采⑧】潜心科研攀高峰 言传身教育桃李——记我校政法学院青年教师张洪新博士

发布者:武暾发布时间:2023-11-29浏览次数:2437

人物名片:张洪新,男,1987年生,山东费县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后),现为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校聘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CSSCI集刊《民间法》《人权研究》审稿人,主要从事司法学、权利理论与乡村治理研究。来校工作6年来,获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主讲《法理学》《法学概论》等课程;先后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九点,寒风凛冽,绵绵冬雨落在脸上,令人感到格外寒冷,循着七号教学楼五楼的灯光走去,来到了政法学院法律实训中心。埋首伏案读书,笔耕不辍写作,已经成为了这位青年教师的工作常态。他勇攀科研高峰,来校工作6年连续获批3项国家级课题;他勤奋教书育人,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他就是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青年教师张洪新博士。

立壮志,出乡关

1987年,张洪新出生于山东省费县张家芝麻沟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族人口较多,父辈兄弟姐妹10余人,同辈兄弟姐妹20余人。多年来,父辈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深知种地不易,总想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芝麻沟。

“哎,落榜了!”“还是没考上!”眼见家族中的一个个孩子没有考上大学,父辈们很是失落。“咱老张家就不能出个大学生?”张洪新不相信命运的安排,上初中时他就立下誓言:“一定要好好读书,走出芝麻沟!”

家里经济困难,没钱买课外书,他就到镇上借,借一本看一本还一本,从不多借,生怕看不完,借书超期交滞纳金,给父母带来经济负担。“高中时条件好多了,可以到图书馆看书,县城里有书店,省点生活费也时不时买几本书。”就这样,一本本书籍陪伴着张洪新走过了中学时光。

走出芝麻沟,要先过高考关。张洪新深知高考的重要性,高考冲刺的那段日子,他埋头于厚厚的学习资料中,从早上五点一直复习到晚上十点。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邮递员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山东轻工业学院法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一时间整个家族都热闹起来。虽然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张洪新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有些失落,因为这并不是他理想的大学。

“既来之,则安之,任何大学都能给你一个平台,让你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关键要靠你自己。”本科辅导员张琳老师的教导让张洪新重新点燃了希望。大学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四点一线成为他生活学习的固定路线。

尤其是图书馆,在那里他大量阅读法学专业书籍。夸张一点,那时候,同学只要给我说一个法学专业名著的书名,我就能告诉他这本书在图书馆的哪个位置,甚至能够告诉他这本书有没有被借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大学本科毕业后,张洪新考取了苏州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在这里,他遇到了“启蒙恩师”周永坤教授。周老师的“平民法理”思想、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影响了他,在周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养成了批判性思维。

在苏大,张洪新也遇到了他的授业恩师胡玉鸿教授,胡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对他慷慨解囊,而且在胡老师的指导下,他坚持读经典作笔记、浏览前沿期刊、阅读外文文献,科研基本功由此扎下。

在两位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张洪新选择了继续深造,成功考取了吉林大学理论法学博士研究生。在导师黄文艺教授的指导下,他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研究的问题更加聚焦,建立了体系性思维,学术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张洪新2017年来到周口师范学院工作。“刘院长,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谢晖教授,我想读他的博士后。”在向时任政法学院院长刘洁辉教授表达这一想法后,她毫不犹豫地帮助张洪新联系了中南大学谢晖教授。

当时,谢老师是周口师范学院的特聘教授,2018年夏,谢老师来校讲学,两人围绕法哲学、法律方法和民间法进行了深入交流,张洪新得到了谢老师的高度评价。同年,他进入中南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跟随谢老师研习法律方法,并于2021年顺利出站。

善借力,苦钻研

在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期间的深厚积淀,给张洪新的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在周口师范学院工作6年间,他连续获批3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人家都说,板凳十年冷,久蓄发必速,我不赞同。一方面坐冷板凳也不一定是苦事,坐得久了就有一番乐趣,更为重要的是,科研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众人拾柴,火焰才高。”张洪新道出了成功背后的一连串密码……

初来学校工作时,年轻气盛的他一心想冲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拿着写好的本子第一站去了苏州大学,向胡玉鸿老师请教,没成想被批得“一无是处”。胡老师告诉他,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来选题,自己想通了再写本子,先报小课题,再报大课题。

按照胡老师的建议,他基于自己的前期研究,认真撰写了两个项目申报书,经过学院小组研讨、咨询校内外专家意见,对申报书作了进一步完善,成功获批1项教育部课题和1项中国法学会课题。

从这次成功中,张洪新总结出了“与同行商定选题——尽可能梳理文献——反复斟酌申请书——邀请校内专家‘批斗’——咨询校外专家意见——完善申请书”的课题申报思路,这为他申报国家级课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后期资助项目不太一样,它更注重研究基础,最好把成果完成百分之八九十,并且做到胸有成竹,再去申请。”谈到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经验,张洪新认真地说。

说起他申报成功的第三个国家级课题《驻村第一书记“赢得群众”实践及其经验研究(2015-2022)》,张洪新眼里透着光亮。“这个课题虽然名义上是我个人,但实际上它是团队的,是集体的结晶。这个课题的获批,令我非常激动、非常有成就感。”

何以如此?时间拉回到20197月为深入调查学校帮扶贫困村实践经验,我校贾滕教授邀请张洪新加入调研团队,一番交谈之后,勇于尝试新领域研究的张洪新随即答应了,一段奇缘就此展开。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田野调查,为帮助张洪新尽快上手,贾滕教授和胡现岭博士给予了他毫无保留的传授和指导,并带领张洪新多次赴帮扶村挨家挨户走访。四年的田野调查,让张洪新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调查过程中,张洪新结识了当时学校驻帮扶村第一书记李霄。无论是人情事理上的答疑,还是职业发展上的解惑,李霄给了张洪新很多指导。不仅如此,李霄更是对调查工作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和帮助,并把自己的所有工作资料毫无保留地与调查团队分享。

收集资料后,张洪新、贾滕、李霄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撰写了专著。之后张洪新又对专著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此为基础,成功获批了这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做科研不能仅考虑自身,还要考虑怎么将个人发展和单位发展结合起来,更要结合国家、社会、时代的大背景。没有国家‘脱贫攻坚’伟大事业,没有学校对帮扶村持续10多年的帮扶实践,没有前辈引领、团队合作、组织支持、资料分享,就没有这个国家级课题。”张洪新坚定地说。

“为什么学校制定这么好的科研政策,给老师这么大的科研激励,为什么政法学院给老师这么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让老师安心做科研,道理很简单,就是鼓励大家把科研做好,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学院发展,实现自身发展。”

践师道,耕杏坛

学术研究是一回事,传道授业是另外一回事。法学专业的《法理学》也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法学概论》也罢,都是基础理论课程,枯燥、深奥、难懂,这给刚上讲台的张洪新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教师要是给人家讲不明白,那不是误人子弟吗?”第一学期的评教效果不好深深刺痛了他,如何给大一的学生讲好这两门课程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为帮助张洪新站稳讲台,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段卓夫鼓励他要虚心向授课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和请教院长姜晓贞在教案撰写、教学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给了他悉心指导。教研室主任申琳琳通过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听课评课,为他的授课进行诊断,帮他改进教学方法。

在学院领导和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张洪新这个教学上的生手逐渐成长为教学上的能手。小品、相声、电影、短视频等在张洪新的课堂上都成为了教学素材。有了鲜活的视觉元素,深奥的知识让学生容易理解了,课堂氛围也活跃起来了。

张洪新还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己要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其实疑惑都是自己解开的,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点都不错。”他鼓励学生课后去找资料,去看老师推荐的书籍,慢慢感受,慢慢思考,慢慢解开疑惑。在自我解惑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专业文献有了更深的了解,学起理论课也就得心应手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张洪新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学术前沿。“即使学生听不太懂,也要努力将自己掌握的前沿知识带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学术前沿意识。课本知识远远不够,合格的法律人必须了解学术前沿,努力学习、追赶并超越之。”张洪新说。

在张洪新看来,仅仅将“理论变得易于接受”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言是远远不够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去检验理论学习成果。

为此,他连续五年带领学生申请了20项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在文献梳理、项目申请书写作、社会调研、撰写结项报告等方面,近150名学生得到了学术锻炼。

同时,张洪新还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带领同学们参加全国学术研讨会,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2023年6月,政法学院6名学生跟随张洪新参加了“第十九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所撰写的论文全部被会议论文集收录。

“在参加第十九届民间法年会前,张老师从选题开始,特别是选题之后怎么查阅文献,查阅文献后又如何谋篇布局,都尽心尽力地给我们指导。”2020级法学专业学生韩玉感激地说。

在这次民间法年会上,2019级法学专业王伟亮同学作为唯一一名本科生代表作了汇报发言。“很感谢张老师,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做研究。”目前已是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的王伟亮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

从站稳讲台,到讲好理论课,再到培养学术后备人才,张洪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周师的“师范精神”。

有亏欠,记心间

谈起家庭,张洪新脸上流露出丝丝愧疚之情。

2013年,孩子出生没多久,因为读博课业压力较大,不能好好照顾孩子,加之对东北生活环境不太适应,张洪新与爱人陈宏霞商定,由爱人带着孩子回娘家生活。他向岳父母表达了想法,岳父母欣然同意与女儿一起照顾孩子,而这一照顾就是4年。

读博期间,张洪新只有在假期时才与妻儿团聚,每次回来,孩子见到他既陌生又亲切。

有一次,他满心欢喜地带着给孩子准备的礼物回家,想象着孩子见到礼物而高兴的场景。然而,当他把礼物送给孩子时,孩子却躲着他,爱人见状说“爸爸给你的礼物,快拿着!”可孩子却一溜烟跑远了,这让张洪新感到十分失落。

令他没想到的是,不一会儿,小家伙自己回来了,躲在门后,时不时偷偷地盯着他看,这一幕令他心酸不已。

“我不会做饭,爱人做啥我吃啥!”工作期间,张洪新之所以能安心教学科研,离不开爱人的大力支持,爱人在家庭中的默默奉献,为张洪新成为一个教学科研上的积极主义者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很感谢爱人,能容忍我买这么多的书,占了这么大地方,并且帮我把书整理得井井有条。”张洪新笑言,“一个人想实现的自由有很多,目前我基本实现了买书的自由。”

可是,爱人也有离开家的时候。大半年来,爱人读博外出深造,难为住了张洪新。一边要买菜、做饭、接送孩子,一边要上课、做科研、申报课题,压力着实不小。“子女需,父母游。”父母得知消息后,主动要求来周口照顾孙子。在父母的辛勤操持下,张洪新才得以安心工作。

“我本愚陋之人,能走到今天,全凭在不同阶段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我亏欠很多人,恩师、领导、同事给了我学习、教学、科研上的帮助,家人给了我坚实的后盾。”张洪新感慨道,“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感恩之心,时刻铭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心怀感恩的人,也必定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得到‘贵人’相助。”

谈起未来打算,张洪新的回答很朴实,“人的眼睛之所以长在前面,就要往前多看一点,往前多走一点,所以一定要做一个积极主义者,积极研究,积极上课,积极培养学生。”

采访结束,夜色已深。风雨过后,一片晴空。环顾校园,盏盏灯光。教师如灯火,照亮前行路,教师如阳光,温暖学子心。

相信这周师的灯光之下还有一大群积极主义者,他们春风化雨育桃李、三尺讲台蔚师风,执着坚守甘奉献、潜心科研勇登攀,奋力书写着周师人的精彩人生。

编审/武暾 签审/周效章 审核/周效章